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也要准确认识当前房价指数的走势
6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普遍下降,同比降幅继续收窄。这一趋势引发了广泛讨论,尤其是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,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生活选择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当前的房价调整?
房价调整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。
作为工薪族一员,笔者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认识:房地产市场并非只涨不跌,任何商品价格都会经历周期波动。过去20年,中国房价经历了高速增长,但近年来,随着人口结构变化、城镇化进程放缓以及“房住不炒”政策的持续影响,市场逐渐回归理性。当前的调整,某种程度上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自然结果。
同时,也要准确认识当前房价指数的走势。一方面,目前总的形势依然是向好的,尤其是一些龙头城市,依然保持新房价格坚挺的态势,其对于市场预期稳定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房价也和产品结构、地段等有关系,比如二手房的定价权更多和房东心态有关系,房东出现价格调整,也是基于所在小区和片区的挂牌情况和定价情况,以及也和房源的结构差异有关。
房价环比下降,对于刚需购房者是窗口期还是观望期?
对于有真实住房需求的人来说,房价调整可能是一个机会。相比前几年的高位,部分城市的房价已经趋于合理,购房成本有所降低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且工作、生活稳定性较高,现在或许是比高峰期更合适的入手时机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买房仍需量力而行,高杠杆购房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风险较大。
事实上,从市场数据来看,5月广州楼市挺热闹:阳光家缘数据显示,全市一手住宅网签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,环比、同比增长分别超三成、超四成。中指院统计数据显示,5月广州一手新房(住宅)网签量为75万平方米,环比增幅为41%,同比增幅为33%,创下今年以来的月度网签量新高。今年1-5月,全市一手住宅网签量为284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约24%。
一位新盘负责人这样分析,现阶段买家入市的心理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需要安全感。何为安全感?他表示,首先是价格的稳定,“一个楼盘的价格若是一而再地下降,买家会选择继续等待观望”;其次是配套的确定性,“现在的买家想看到的是实在落地的配套,而不能是规划、纸上谈兵类的配套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投资者的房地产暴利时代已过。
过去,房地产被视为一个好的投资品,但如今这一逻辑已被打破。如果仍希望投资房产,需更加谨慎,优先选择核心城市、核心地段的高品质住宅,而非盲目追逐低价盘。同时,也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,短期套利的机会越来越少。
而更具备投资价值的高端住宅在此轮房地产调整中表现亮眼。比如据不完全统计,5月19日至5月25日,上海共计入市8个楼盘,其中一半楼盘的均价超过9万元/平方米。这些高端项目去化成绩良好,为上海整体成交量的回升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此外,租房也是一种理性选择。
在当前房地产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租房未必是“无奈之举”,可能是一种更灵活的生活方式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,租售比悬殊,租房的经济压力远小于买房。
国家近年来也在加大力度保障租房者的权益。比如推进“租购同权”,如积分落户、子女入学等政策逐步向租房者倾斜。此外,近日广州发布的《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就提出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措施。因此,如果不具备购房条件,不必焦虑,合理规划租房生活同样可以过得舒适。
最后,笔者想说,怎么看房价波动以及房地产调整,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。房子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。
中国社会长期存在“有房才有家”的观念,但现实中,买房可能让许多年轻人背负沉重压力。事实上,房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。在房价调整期,与其焦虑“抄底”或“踏空”,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竞争力、合理理财和改善生活质量上。
总的来说,房价调整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,对于普通打工者而言,关键是以理性态度应对。刚需者可择机入市,但避免高杠杆;投资者需降低回报预期;租房者不必焦虑,合理规划生活;最重要的是,不要让房子绑架人生。在不确定的时代,保持财务健康和心态平和,或许比“上车”更重要。
南方+记者 周中雨
灵菲配资-股票如何配杠杆-散户如何用杠杆炒股-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